作者:彩楓美國紅楓基地 發布時間:2012年9月15日
行道樹是城市道路綠化骨干,因其所處環境特殊,對其要求也較高。路樹標 準應歸結為:一是對道路環境適應性強,保存率高;二是冠大蔭濃;三是具有一 定觀賞性。三項中關鍵是項保存率問題。行道樹的保存率應達到十年內不低 于95%保存率受以下條件制約:
1)適應立地土壤條件。行道樹應選適合當地土壤化學性質的樹種,如酸堿 性、鹽分濃度等,北京市城區個別路段選用殼斗科櫟屬樹種上路,存活2~3年 后會陸續死亡。另外還應適應立地土壤物理性質,如硬實度、透氣性等。對不適 應土壤硬實的樹種,如柳樹、松類、銀杏、元寶楓等,如作為行道樹應盡量擴大 樹坑,改良栽植基質。
2)適應立地氣候條件。行道樹應考慮樹種對當地氣候條件適應性,如溫 度、濕度等。
對外引的抗寒性弱的樹種應慎用,如北京地區的懸鈴木、青桐、鵝掌楸 (馬褂木)等。近年天氣變暖、又有些樓區造成小氣候環境,不排除應用成功的 可能,一旦遭遇特殊氣候年景將造成損失。20世紀70年代初,冬季北京展覽路 法桐、合歡遭遇嚴重凍害,全軍覆沒就是嚴重教訓,所以在公路、風口處應控制 使用。
對北京地區的干燥氣候和日灼不適應樹種如七葉樹、楓楊、椴樹等也應慎 用。七葉樹作為行道樹應用時西南方向樹皮易灼傷發生皮裂。楓楊曾在阜外大街 上路,結果是落葉不斷,給環衛工人造成負擔。
3)無毀滅性病蟲害的樹種。病蟲害是導致保存率降低的主要因素,尤其是 毀滅性、難以控制的病蟲害。易受蛀干害蟲危害的樹種如元寶楓、柳樹、復葉槭 等,由于行道樹土壤環境硬實、不透氣,樹勢削弱后很容易導致蛀干害蟲嚴重危 害。長安街新華門兩側粗30cm左右的元寶楓因天牛危害很為嚴重,1994年全部 更換為欒樹。合歡在樹勢弱后會發生鐮刀菌導致的枯萎病,整枝、整樹死亡。從 民國時期東交民巷種植合歡,直到20世紀80年代燕山石化主干道種植合歡都沒 有好的結果。楸樹在北京有不少古樹,縱觀其樹形會發現,古老的主干健在但樹 冠發育不全。其原因主要是楸螟對一、二年生枝條危害所致。如將楸樹上路必須 控制楸螟對一、二年生枝條的危害。
4)深根性樹種適用,淺根性不適用。刺槐作為行道樹,1949后一直在延 用,但較終結果是樹干東倒西歪,樹根橫向亂竄,給市政管理帶來很多麻煩。市 內老刺槐行道樹已經全部清理更新。
5)選擇無污染樹型好的樹種(雄株)。行道樹種植在某地區相對集中,又 親近人群,所以應選擇無污染而又樹形及長勢好的樹種。銀杏的果實味臭,應選 雄株;白蠟應選雄株樹形好;臭椿為雜性異株,應選擇雄株無性系,如千頭椿; 法桐為雌雄同株,球果纖毛污染環境,應選少球的單株無性系變種。至于毛白楊 的雌株飛絮已經遭到全社會聲討,但真正讓人們憂慮的應是滿街雄株(雄花序) 花粉。花粉為可吸入顆粒物,是使人過敏的元兇。關鍵是無論雄株、雌株,只要 不相對集中就不會對環境造成威脅。
常選用的行道樹有國槐、白蠟、欒樹、千頭椿、銀杏、泡桐、楊樹類、柳樹 類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