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:彩楓美國紅楓基地 發布時間:2012年12月11日
根據種子的生理特點及貯藏的目的分為兩大類,即干藏法和濕藏法。
(1)干貯藏
就是將干燥的種子貯藏在于燥的環境中,凡是含水量低的種子都可以采取此法。
1)普通干藏法:即將精選的種子裝在麻袋、布袋或其他容器中,放在干燥、通風、涼爽的種子庫內。對一些貯存期間易生蟲的種子,可混拌適量的殺蟲劑。種子堆放不可太厚,較好分層置于木架上,使種袋相互分開,以利空氣流通,防止種子生熱發霉。貯存期間應定期檢查,如有生熱和潮濕現象,要立即進行晾曬,防止種子變質降低生命力。普通干藏法一般適用于短期貯藏的種子,如秋季采種、來年播種的樹種,例如油松、側柏、香椿、紫荊、山梅花等。
2)密封干藏法:對一些種粒小、種皮薄、易吸水的種子,特別是種子壽命短的一些樹種,如楊、柳、榆、桑等,需將種子裝入玻璃瓶、瓷罐等容器中,用蠟或火漆將蓋口密封,使種子與外界空氣隔絕,防止種子從空氣中吸水,然后將種子容器放在5—10℃的干燥環境處貯藏。如在容器內放些氯化鈣、木炭、石灰等于燥劑則更好。
3)低溫干藏法:將貯藏室內的溫度降到0-50℃,相對濕度維持在50%~ 60%,種子充分干燥,可使種子壽命保持一年以上。如紫荊、白蠟、冷杉、側柏等,低溫貯藏種子效果良好,但設施投入較大,一般要有專門的種子貯藏室并配置溫控、濕控設備。
(2)濕貯藏
有些樹種的種子成熟后不能失水,必須在濕潤的條件下度過休眠期。濕藏的作用,一是使具有生理休眠的種子,在潮濕低溫條件下破除休眠,提高發芽率;二是使標準含水量較高的種子的生命力延長。其方法和催芽處理有相似之處,即采種后必須進行層積沙藏。適合濕藏的種子有板栗、錦熟黃楊、玉蘭、花椒等。凡是標準含水量高的種子或干藏效果不好的種子都適合濕藏。此外,有一些種子還可以在不結冰的流水中貯藏,如紅松種子、橡櫟類種子裝在麻袋中沉于流水中貯藏,效果良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