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:彩楓美國紅楓基地 發布時間:2013年1月16日
移植的密度(即行株距)關系到定植苗木若干年的營養空間,關系到培養成品苗的較終質量,也關系到養護管理的成本及土地利用的成本。要依據以下因素去設計:
(1)培育成品苗的規格決定移植的密度
培養不同規格的苗木需要不同的行株距,這是總的原則。培養大苗要經過多次移植,移植的密度大(行株距小),相應移植的次數就多些。苗木移植的次數和樹種生長速度有關,生長速度快,移植次數少,移植密度可大些。一般落葉喬木培養到胸徑4~ 6cm,定植行株距一般為lOOcm×80cm。要培育到胸徑7— lOcm的落葉喬木,行株距則應定在1.5m×1.5m以上,才能滿足其地上及地下的營養空間。特殊樹種特殊對待,如水杉樹冠較窄小、不開張,為節約土地行株距可定為1. 5m×1mo對于大規格常綠樹為滿足其生長空間需要,避免過頻移植,根據預計出圃規格移植密度應一次到位。如培養2~3 m白皮松行株距應為 2m×2m。培養5~6m白皮松,行株距應為3m x3mo移植前期行株間肯定過寬,為充分利用育苗地,可間作2~3年生的短線小苗。有些行株距設計可在原小規格苗木密度基礎上,結合出圃、移植,進行隔行或隔株間出,以此調整擴大行株距培養大苗。
(2)根據機械要求,確定移植密度
苗圃生產的機械化程度越來越高。為了適應這一發展趨勢、提高生產效率,行距首先應作相應的調整。如要進行機械中耕、施肥、機械掘苗等作業,行距一般設計為1. 2m以上。要求較好南北貫通,地頭留出機械作業道,供機械作業調頭、拐彎使用。
(3)適應育苗間作要求,確定移植密度
園林苗木品種較多,有些樹種需要遮陽養護,有些不耐寒樹種需防寒養護。間作是處理好這些樹種養護條件的較好辦法。如大葉黃楊、錦熟黃楊的耐寒性能較差,一二年生小苗過冬保存率僅70%,北京地區園林苗圃為解決這個問題,采用大行距定植檜柏、白皮松、華山松,行間定植大葉黃楊、錦熟黃楊的方法,為這些耐寒性較差的邊緣樹種創造了一個優良的生態環境,過冬保存率提高達 90u/o以上。在大行株距落葉喬木的行間種植金銀木、珍珠梅、天目瓊花等耐陰花灌木,既擴大了喬木的養護營養空間,又利用了喬木冠下好的生態條件對這些花灌木進行了有效養護,還提高了土地利用率。
(4)培養樹干、樹形需要及時調整株行距
密植養干、稀植養冠是不同園林苗木養護的常用方法。對那些養干較困難的落葉喬木,如國槐、欒樹等,播種小苗不急于移植,而是留床養護3—4年,提干高至3m以上后,開始進行移植,加大行株距,進行樹冠和樹干的培養。對那些常綠喬木,重點是養成的樹冠,必須及時調整行株距進行樹冠和樹形的培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