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:彩楓美國紅楓基地 發布時間:2013年3月2日
(1)土壤氮素
一般土壤含氮量在0.02%~0.03%之間,某些森林土壤含氮量可高達0.5% 以上。土壤中氮素有有機態氮和無機態氮兩種形態。可被植物利用的只有無機態氮中硝態氮和銨態氮,稱速效氮,其含量往往不足全氮的0.1%-1%。銨態氮在堿性土壤環境中易分解揮發,應覆土施用以減少損失。而硝態氮易隨水移動造成淋溶損失,控制在雨季及砂質土壤中施用。
按北京市《城市園林綠化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》地方標準,綠地種植土養分要求:全氮量不得低于1.0g/kg。
(2)土壤磷素
磷素含量受成土母質和成土過程雙重影響,變化很大。我國土壤中含磷量變動在0. 01%~0.20%(0.02%~0.40%P205)之間。總趨勢由南到北逐漸提高。南方紅壤類、含磷很低,其全P205一般不足0.1%,某些貧瘠紅壤可低至 0. 01%以下;北方石灰性土壤含磷較高,多在0.1%~0.3%的范圍。在土壤剖面中分布,尤其是有效磷,以表層較高。植物能吸收的是可溶性的無機磷和可溶性有機磷化合物。在大多數土壤中,磷素有效的較適pH值在6.0~6.5之間,這時磷的固定較少。為此應采取相應耕作措施,使土壤中磷變為可溶性有效磷。在北方堿性環境中可溶性磷會被固定,應和有機肥一起施用。增加土壤有機質,創造局部酸性環境可減少磷的固定,同時使難溶性無機磷得以釋放。施用方式上采用條施、穴施、顆粒肥等,減少與土壤接觸,有利于減少磷的固定。
衡量土壤磷素養分狀況,主要有全磷量和速效磷兩指標。全磷量只能表示其貯備狀況的相對指標,不意味其供應充足。當土壤全磷量(含磷量)低至 0. 03%~0.04%以下時反應磷的短缺,施用磷肥效果會明顯。速效磷即土壤中能溶于水(或弱酸),可被植物吸收的磷。在中性和石灰性土壤中,用0. 5moL/L NaHC03浸提法,指標大于1 0μg/g表示有效磷高,小于5μg/g表示可能缺乏。在酸性土壤中采用稀酸或絡合劑浸提法,變幅在5-100μg/g。普遍規律是有機質含量高的土壤其速效磷含量也高。
按北京市《城市園林綠化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》地方標準,綠地種植土養分要求:全磷量不得低于0.6g/kg。
(3)土壤鉀素養分
土壤含鉀量(以K02計)大約在0.5%~2.5%之間。東北及華北為1.8% ~2. 6%,華東1.6% ~2.0%,華南為0.4%~1.8%,南方石灰巖發育的紅壤為 0. 2%一0.8%。紅壤和磚紅壤風化、淋溶嚴重,含鉀量多在10%以下。全國呈北高南低趨勢。粘質土壤高于砂質土壤,有機質高的土壤及表土層中有效鉀(包括交換性鉀和水溶性鉀)含量較高。土壤風化釋放出鉀,釋放得快,淋溶也多。有機酸和土壤膠體可參與鉀素的固定和釋放。有機質及粘粒膠體使速效鉀轉變為緩效鉀,減少了鉀的流失。
鉀在土壤中的主要指標有全效鉀、緩效鉀、速效鉀,其中全效鉀只表明其貯量。緩效鉀指的是2:1.型黏土礦物層間(還有黑云母中)固定的鉀,表示土壤供鉀潛力,即補充速效鉀消耗的潛力。土壤速效鉀包括交換性鉀和水溶性鉀兩種形態,其中交換性鉀占90%以上,水溶性鉀不足10%。速效鉀的實際含量范圍大約為50~500μg/g,一般占土壤全鉀量的0.1—2.0%,是反映土壤供應能力的現實指標。
按北京市《城市園林綠化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》地方標準,綠地種植土養分要求:全鉀量不得低于17g/kg。
(4)土壤中鈣素養分
土壤含鈣量決定于成土母質、風化程度、淋溶作用強弱。石灰性土壤含鈣可達10%~25%以上;中度淋溶的土壤,如北方的非石灰性土壤,一般也不缺鈣。南方,紅壤和磚紅壤因風化和淋溶強烈,往往有缺鈣現象,含鈣一般在200μg/g 或更低,需要施鈣質化肥。
(5)土壤中鐵素養分
植物體含鐵在100μg/g,而一般土壤中含鐵量高達2%~4%(紅壤、磚紅壤中鐵相對集中)。鐵的供應主要是生物有效性問題。影響鐵有效性的因素主要是pH值、螯合作用、石灰及磷肥施用等。酸性土壤中植物一般不缺鐵,堿性條件使鐵有效性降低。土壤中增施有機質有利于形成螯合鐵,從而增加鐵的生物有效性。向土壤中大量施用石灰或磷肥都會使有效鐵被固定。植物缺鐵現象多出現干旱和半干旱地區的石灰性土壤或堿性土壤,有些敏感的植物會發生黃化現象。氧化還原交替頻繁發生(干濕交替)的土壤,因鐵的淋失和凝聚,也會使植物缺鐵。應查明原因,采取相應措施增加本地土壤中鐵素的生物有效性。采用葉面噴施鐵肥也可補充鐵素。